
很多朋友手头紧的时候,都会想到找中介平台帮忙贷款。但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。文章会从平台运作模式、常见套路、合规性判断这些角度,结合最新行业动态,给大伙儿说清楚中介贷款的利弊。特别是要提醒大家注意那些打着“包过”旗号的平台,这里头水深得很...
先说结论吧,正规中介确实能帮客户拿到贷款。像有些朋友征信花了,或者企业流水不达标,自己跑银行十有八九被拒。这时候中介的作用就出来了,他们能根据你的实际情况,匹配不同银行的贷款产品。比如说某银行对小微企业主比较友好,另一家对自由职业者审核宽松,这些门道普通人根本摸不清。
不过这里有个问题,很多中介会夸大宣传。有次我遇到个案例,客户明明只能贷30万,中介为了赚佣金硬是包装成50万。结果客户后期还款压力巨大,差点搞到逾期。所以说中介能贷款不假,但具体操作必须得合规,不能搞虚头巴脑的包装。
现在市面上中介鱼龙混杂得很,教大家几个辨别方法:看资质:正规中介都有金融信息服务许可证,办公场地也不会是居民楼里的小隔间。去年就曝出过有中介用假公章签合同,客户被骗了十几万查收费:服务费超过贷款金额3%的就要警惕。有些平台前期说收1%,等放款时又冒出什么“风险保证金”、“渠道疏通费”问流程:全程不需要你本人去银行的,八成有问题。正规中介最多帮忙预约面签,绝不会代收银行卡或验证码
最近两年行业出了不少新花样,给大家提个醒:
首先是AB贷骗局。比如你资质不够,中介说找个朋友当“加分人”。听着没问题对吧?实际上他们会让这个朋友当共同借款人,等你还不上钱,朋友也得背债。去年上海就有几十人栽在这事上。
再就是过桥贷陷阱。企业主特别容易中招,中介说帮你垫资还旧贷,等新贷下来再还他们。结果新贷款审批没通过,过桥资金日息能到千分之三,比高利贷还狠。
其实现在很多贷款自己也能办,关键得做好功课。比如:提前半年养好征信,别动不动查信用报告企业主记得把公私账分开,别让个人流水和公司混在一起准备好完整的佐证材料,像租房合同、供货协议这些,有时候比流水管用
真要找中介的话,建议先上央行征信中心打份报告。带着报告去咨询,中介一看你是懂行的,就不敢乱忽悠了。记住,所有承诺“百分百下款”的都是骗子,银行又不是中介开的,谁敢打包票?
今年开始监管越来越严,几个趋势要注意:银行开始和正规中介签战略合作,这类平台在官网能查到授权书部分城市试点中介备案制,没备案的平台不能开展业务大数据风控升级,以前能做的包装手段现在一查就露馅
有个朋友上个月刚通过中介办了经营贷,中介费才收1.2%,比三年前还便宜。这说明正规中介的利润空间在压缩,那些还收高额费用的平台,肯定在别的地方动了手脚。
说到底,中介贷款就像把双刃剑。用好了确实能解燃眉之急,但要是碰上黑中介,分分钟掉进债务深渊。建议大家优先考虑银行直贷,实在需要中介服务,务必多方核实资质。毕竟咱们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,谨慎点总没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