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总收到粉丝私信问"现在哪个平台借钱利息最低",这个问题还真不能随便回答。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,从银行到互联网平台全测了一遍,发现利息差居然能达到5倍!不过要注意,低息≠好贷款,申请前记得看看这几个关键指标,别光盯着数字就冲了...
上周我专门做了个对比实验,选了市面上主流的5类贷款平台:
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比如建行快贷显示年化4.35%,但同事小王申请时却变成6.8%?原来信用分不同利率浮动20%-50%某头部平台标榜"日息0.02%",算下来年化7.3%确实低,但提前还款要收3%手续费某支付平台新人首借免息30天,但第二个月开始年化利率直接跳到18%
别被表面的低利率忽悠了,这三个坑我差点栽进去:"砍头息"变相收费:说好借1万到账1万,结果先扣500服务费利率计算障眼法:把手续费/管理费从利率里拆分出来还款方式有猫腻:等本等息看似月供少,实际利息多付30%
上周帮表弟申请装修贷,用这三招省了4800利息:
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虽然审批严,但四大行的消费贷年化基本在3.4%-4.5%区间推荐用银保监会的贷款利率计算器,输入金额期限自动换算真实利率每年3-4月、9-10月银行冲业绩时,经常有利率折扣活动
如果你是这几类人,利息还能再降:公积金用户:某商业银行针对缴存基数5000+的客户有利率优惠优质企业员工:腾讯/华为等大厂员工可享专属信用贷征信白户:首次借款建议选银行,避免被小平台收取"风险溢价"
虽然利率低,但遇到这几种情况要三思:
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需要抵押房产的消费贷(风险远大于收益)要求开通会员才能享受低利率宣传"无视征信"却收高额担保费
最后提醒大家,最低利率往往对应最高门槛。上周有个粉丝盲目申请低息贷被拒3次,征信查询次数过多反而更难贷款。建议先做好信用养护,按时还信用卡、控制负债率,养3-6个月再申请,你会发现可选的低息产品突然变多了!